头部背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法治政府建设 / 谁执法谁普法

白碱滩区工商联“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履职报告

日期: 2025-01-08 18:10 来源:白碱滩区工商联 访问量:888
【字体: 打印

2024年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期间,我区工商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区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创新非公经济领域法律服务,普法工作融入服务民营经济过程中,扎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着力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助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法治建设为平安白碱滩贡献力量。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筑牢普法工作的思想基础。一是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由办公室负责普法工作具体实施,实行普法责任制,全力抓好传达学习、宣传教育和贯彻落实普法工作;完善制度建设,研究制定《白碱滩区工商业联合会普法工作方案》,细化普法内容,明确责任清单;定时召开法治建设宣传工作会议,推进部署法治宣传具体工作;二是落实经费保障,每年年度预算中将普法工作经费在培训费中列支,并将普法宣传教育融入工商联日常对民营企业家教育培训工作中,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升法治意识。一是建立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学习纳入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由党组书记带头学习法律法规,将学法用法、依法履职和推进法治建设情况纳入工作中。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积极参加自治区举办的法治讲堂·逢九必讲法制培训,组织人员“法宣在线”、“学习强国”保密观“民法典平台开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学习国家新政策为主题的无纸化答题活动,提高国家工作人员对网络学法用法和无纸化考试工作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二是抓好非公经济党组织普法工作。依托“学习强国”、“保密观”等平台,开展普法教育,组织举办每季度全区非公经济领域党建、法律法规、意识形态、保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指导各非公党组织开展党章和党内法规培训;三是落实学法考试制度和庭审旁听制度。组织工商联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学法考试,以考促学,进一步培养干部职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观念。

    推进“法律进企业”,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加强与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联合区委统战部、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区应急管理局、区保密局等举办各类法律法规培训讲座,向企业代表发放相关法律法规资料,引导企业明确规范经营、管理、维权的重要性,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截至目前,全年共开展集中培训6次,普法企业员工 500余人次;二是立足自身优势加强与职能部门的联动合作,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联合检察院搭建企业服务平台,畅通民营企业涉法诉求渠道;联合区税务局开展助力小微企业“春雨润苗”专项行动,设立税收志愿者,开展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加强与区人社局、区总工会的合作,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强化政策宣传,协调处理企业和劳动者权益的关系,引导企业合法用工,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普法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企业对法律法规的重视程度不够,普法活动的参与度有待提高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一是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了解企业需求,提高普法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提高普法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惩处力度,形成有效的法律震慑,提高企业遵法守法的自觉性。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坚持普法强基,提升法治思想水平。持续强化法治教育力度,按照《白碱滩区工商业联合会领导干部学法计划》开展学法培训,引导工商联系统工作人员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进一步提升内部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业务能力。

    突出重点任务,紧抓普法工作落实。制定常态化普法计划清单,大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民营经济法律法规宣讲,全面提高企业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和理解水平,推动宪法的全面贯彻实施,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拓宽普法渠道,夯实法治宣传阵地。加强利用新媒体等宣传平台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加强行业法律法规解读,夯实法治宣传阵地,探索开展“互联网+普法”,拓展微电影、微视频等普法手段;深挖典型案例,突出教育和示范作用,巩固普法宣传成果。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推动普法工作向纵深发展,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