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2023年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项目新闻发布会

日期: 2023-12-01 17:02 来源: 访问量:888
【字体: 打印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居民群众:

大家好!欢迎出席2023年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布会

本次新闻发布会,主要就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项目向大家做相关介绍。我区2022年建成以市第二人民医院为总院,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分院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紧紧抓住第二人民医院卫生人才“组团式”帮扶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今天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主要是为了让大家更好了解我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工作进展和成效,以及发展方向,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为居民答疑解惑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区卫健委副主任姜卫巍以及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记者朋友居民群众。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两项议程:首先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区卫健委副主任姜卫巍向大家介绍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项目。

姜卫巍:各位媒体界朋友,居民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发布会,感谢新闻媒体朋友对我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事业发展的关注,我是区卫健委副主任姜卫巍,接下来由我给大家介绍下白碱滩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基本情况。

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自2019年被确定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区以来,始终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按照《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新党厅字〔2018〕95号)和自治区卫健委《关于加强绩效考核和监测评价全面推动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新卫基层卫生发〔2021〕2号)、《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新卫基层卫生发〔2023〕3号)文件精神,紧扣《自治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评判标准及评价细则》,敢于先行先试、优化机制建设,2022年建成以市第二人民医院为总院,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分院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2023年,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已被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列为全疆深化改革工作要点,也是克拉玛依市重点改革任务之一,对白碱滩区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区委区政府进一步明确责任目标,加大推进力度,力争实现医共体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四个共同体”,白碱滩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已初见成效。

今年以来,区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召开医共体推进会7次,并赴医共体先进县学习考察,向自治区卫健委请示汇报2次,建立并完善人事统筹、财务统一、医保改革等工作机制8项。完成基层信息化升级和药品统一管理,在基层开展门诊系统升级、双向转诊、区域影像等信息化建设,并新增补药品50余种,有效促进患者的“下沉”。8月初管委会对医共体总院分院开展上半年绩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将区级医共体专项资金的34%用于人员绩效,激励医共体有效运行。医共体总院在开展“科包中心”的基础上建立12项基层帮扶措施,打造中医特色专家工作室1个,心肺运动康复、糖尿病及肾病特色诊疗工作室2个,爱心体检、天使护航、家庭病床特色服务团队3个。总院各科室将技术骨干长期派驻到各分院,平均每周2天在4个中心进行坐诊、教学及指导,不断提升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依从性和信任度。今年以来,医院累计向各分院下派技术骨干179人次,诊疗病人1106人次,入户上门开展换药、更换置管、老年评估、健康宣教、巡诊等175人次,建立家庭病床10张,下派B超医生协助分院开展全民健康体检3858人,与各分院联合举办义诊25场共计693人次,针对社区居民开展健康讲座10场共计249人次,促进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提升。截至今年10月,基层医疗机构总诊疗量为73044人次,较上年同期提升28.7%,其中中医就诊量为1129人次,较上年同比增长78%,中医药处方占比达到36.5%。完成双向转诊436人次(上转81人次,下转355人次)。县域内基层诊疗量占比达到30.47%,较上年提升5.12%。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感谢姜卫巍同志的介绍。下面进入现场提问环节,请居民朋友提问。

您好!我是钻井社区的居民赵凤兰。刚才听了您的介绍,我是想问居民群众如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到医院的专家看病呢?

姜卫巍:感谢提问。医共体总院各科室的技术骨干长期派驻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每周2天在4个中心进行坐诊,同时副高级以上专家每周至少有1天会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专家的坐诊每周会在医共体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我们也会在社区群里进行推送,各位居民可以从微信上查看,或者直接打电话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咨询和预约

主持人:请居民朋友们继续提问。

您好!我是北坡社区的居民王洪海。刚才听了您的介绍,想问一下居民群众除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找医院的专家看病,医共体还能给居民提供哪些服务呢?

姜卫巍:好,谢谢。感谢您的提问。医共体建设是一项整体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水平和能力的项目,通过医共体总院医生的下沉服务,不仅让居民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综合医院的医生资源,同时总院的专科医生都纳入了社区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使我们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今年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增加了中医特色诊疗项目,如中医养生膳食指导、针对有睡眠困扰的居民提供耳穴压项目等,此外总院和分院联合开展了家庭病床服务,让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术后康复等人群,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到医疗服务。

主持人:请居民朋友们继续提问。

您好!我是新河社区的居民苏桂芝想问一下医共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没有什么特色服务?对居民来说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有什么好处么?

姜卫巍:感谢您的提问1、除了刚才介绍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外,今年通过医共体总院,我们在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了中医特色专家工作室,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了心肺运动康复工作室,三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了糖尿病及肾病特色诊疗工作室。工作室都有医院副高以上的专家每周坐诊,专门针对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提供中医诊疗、中药饮片、中医康复、心肺康复治疗、心肺运动训练、糖尿病管理、治疗等特色工作,欢迎有需求的居民和患者到中心就诊。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层的医疗机构,与综合医院最大的区别就是医保报销的比例高,在基层医疗机构门诊看病,医保资金的支付比例是90%,而在二级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是85%,三级医院(市人民医院、中心医院)是80%。也就是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更加省钱。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距离小区近,周末也有门诊医生值班,看一些常见病、慢性病非常便捷。

主持人:好,谢谢。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居民群众的热心提问,感谢姜主任的详实解答。白碱滩区卫健委将不断健全医共体绩效考核机制,指导医共体总院发挥牵头作用,促进中医、心肺康复、糖尿病等特色科室发挥实效,在基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同时提升医共体信息化水平,依托全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家庭医生签约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医共体信息数据利用率,增强患者在基层就医的便捷性,使居民就医的归属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请大家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有序撤离。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